小留学生融入美国,英文和体育都不是比较关键

2016年底应邀去深圳做了一场以《如何最大化留学回报》为主题的讲座,席间认识了一对母女,她们令人印象深刻。孩子扎了根马尾辫,是一位小学生。母亲衣着端庄,说话脸带微笑。今年秋天母亲将送女儿去瑞士读私校。

小留学生融入美国,英文和体育都不是比较关键

在问答环节,这位母亲很有意识地让女儿扮演主角,与嘉宾进行对话。看似稚嫩的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很自信地向台上的几位嘉宾直接提问,并且对嘉宾的问题进行回答。我对她的第一印象:语言流利、思路清晰、表达到位,这位孩子很棒。

在过去5年里,我遇见的低龄留学生越来越优秀,不仅仅中英文娴熟,而且不少从小就开始接触中西体育或者参加海外中短期学习项目,提前熟悉环境;家长也越来越国际化,因公因私,经常穿梭于海内外。瑞士的中小学,不仅仅要比家喻户晓的美国学校更小众,而且学费更贵,但这显示了这个家庭做选择并非盲从,而是有自己的见解。

当天母女听讲座是为了取经,想进一步了解如何更全面地为低龄留学做准备。这位家长向我提问,她的孩子目前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能够融入更快,如何能够学地更出彩。

如果读者是刚入门的预备留学家庭,对于前期准备,我一般会有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是英文能力,尤其是学术英文(英文写作最关键)。

其次,学生最好能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因为体育是认识新朋友非常直接并有效的方法。

再者,时间充裕的家庭,最好在出国之前,为孩子提供独立生活的机会,比如参加海外的寄宿制夏校。

如果读者是一位已经准备充分的家长,我估计以上建议并非新鲜。那么除了英文和体育,是否还有更加重要的准备?答案是:有。今天的文章就是要讨论一项比英文和体育能力更加重要,但又轻易被家长和学生忽略的准备。

这里分享两个故事片段,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故事来回答家长的提问。

故事1:

我在美国私立高中当老师的第一年,结识了一位来自韩国的9年级新生,Steven. 也许是因为我是全校唯一的亚裔老师,Steven 很自然地与我走的很近,时不时放学后会找我聊天。起初,Steven 对美国的高中教育充满了憧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很期待将来上个好大学。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他身上背负的压力巨大,其中来源之一是他时常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他自己的信仰和世界观与典型美国少年身上那种势利和肆无忌惮的感觉显得格格不入。

具体一点来说,他不理解为什么好些美国同学对人类的幸福安宁毫不关心(对残酷的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开各种玩笑,好像它们只是电脑游戏),也不理解为何好些同学与父母的关系很差(研究美国寄宿高中发展史,你会发现很多家庭就是因为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融洽,才送儿女读寄宿学校)。Steven 怀疑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否存在问题,他纠结是否需要改变自己才能找到归属感?

故事2:

这个故事来源自于饭桌上的一次不经意的交流,让我记忆犹新. 在美国高中, 跟同事在学校食堂一起用餐的时候也是 老师们聚集在一起 “吐嘈” 的最佳时刻,“吐嘈” 的对象当然是学生。一般是讨论需要帮助的学生:如某某同学最近晚上不好好睡觉,功课落了或者是某某学生最近心情不好,需要了解或者安抚。

有天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一位教世界历史的老师坐在我旁边,跟我聊起来。他开门见山地就问我关于中国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记得当时他问我的时候的所流露出来的表情是困惑加惊讶。他困惑为什么好些中国学生不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史。

私下与几位中国学生聊天,一位上海学生分享了她刚开始上美国历史课的一次尴尬:

记得刚来美国上学的第一天,在历史课上老师正好说到中国历史,老师也许认为我是中国人所以应该对中国的历史比较了解,就让我解释一下宋朝为什么很昌盛,我顿时哑口无言,找不到一点思绪。我当时觉得十分尴尬,回答不出问题不算什么,但是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知道,就是一种无知。

所有的家长都关心如何快速融入,如何快速适应,但是“融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观的认知。你可以跟每一位同学混个熟脸,但心里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就如同故事一的主人公,他几乎每天有意去跟美国学生一起用餐,特意走近美国同学圈,甚至还有意疏离韩国人圈子,但是他终究两边都没有找到归属感,心里很是困惑。

十几岁的少年,哪怕二十几岁的成年人,也许为了在一个群体里找到归属感,我们都会试图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但这终究是徒劳。因此,若谈“融入他乡”,我们不得不先谈自身。除了英文和体育,每个留学家庭要准备的是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机会去深刻体会自己的家庭价值观并深度了解自己的国家历史,这是一项比英文和体育更加根本,但容易被忽视的留学前准备。

最近红火的央视古诗词大赛节目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每一个小留学生家庭,倘若能够在出国之前投入时间掌握或欣赏中国文化的某一方面的表现,想象一下哪天你作为留学生有机会去教授他人一门课(例如位于美国麻州的伯克希尔中学以及美国的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大学都让学生开课,并授予学分)。那个时候是别人主动来找你,听你的课,来了解你。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那位深圳家长的提问:女儿的外语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能力都达到了一定高度的水平,目前还需要做些什么?我建议母亲让女儿在离开出国之前,多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然后掌握用英文来表达自己文化的独特和历史的深度。我相信通过展示自己的优点,让美国人或瑞士人了解中国历史,让他们喜欢上我们的母文化,他们当中就会有人自然地愿意接受我们,喜欢我们。

在这之上,我们每一位留学家长都应该进一步思考:外国人接受我们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全心接受自己。当我们深刻体会并欣赏自己母文化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接受自己,认可自己,这才是“融入他乡”的最关键。心理学有种说法,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爱”自己的时候,他才会懂得去爱别人,同时也会被别人所爱,这也正是众多小留学生所缺失的最关键留学前准备。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作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visa4.cn/news/6739.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 利好!EB-5正式重启,都有哪些优势?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于正在准备移民到美国的申请人来说有这样一个好消息,EB-5正式重启,那么这个项目重启都有哪些优势? 关于重启EB-5相关优势论述如下: 1、对于申请人没有年龄需要上的要求,更没有学历和关于商业背景的限制 2、申请时间不长,而且移民生活也比较自由; 3、全家移民可以享受优厚的福利待遇; 4、可以节省子女的一部分教育经费。对于重启EB-5移民…

    美国 2025年2月18日
    100
  • 2025年4月EB-5移民排期大倒退,投资者如何应对?

    2025年4月,移民排期公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EB-5的“老法”排期突然大幅后退,足足退回到了2014年1月,这意味着一些投资者原本计划快速通过EB-5获得绿卡的计划被打乱了。 而在这波变动的背后,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金卡计划”(500万美元直接入籍)显然给传统的EB-5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重大的政策调整,EB-5投资者如今该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不容…

    2025年3月20日
    400
  • 高净值家庭美国移民税务规划全攻略

    高净值家庭移民美国前,税务规划至关重要。美国全球征税制度复杂,税务规划直接影响财富安全。本文为您拆解移民前后的关键动作,助您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稳健传承。需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移民前必做的3大核心税务筹划 1. 梳理资产结构与估值 在成为美国税务居民(绿卡生效或满足实际居住标准)前,全面评估全球资产(房产、股票、企业股权、信托、加密货币等),明确移民前的市场价…

    22小时前
    000
  • 2023年全球移民项目变更现状一览

    2023年各国移民政策变化巨大,使得全球移民局势更加复杂化。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移民的限制变得更为严格。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情况下,未来几年内全球移民形势仍将持续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今年全球移民项目变化的具体情况。 一、韩国绿卡投资涨价3倍 最新消息,韩国出台了最新的存款移民项目新政策!在新政策中: 申请人年龄在55岁以下的存款额从5亿韩元涨…

    美国 2025年2月18日
    100
  • 中产以上家庭,配置美元资产的三种办法!

    在这个多元化投资的时代,中产以上家庭对于资产的全球配置越来越重视,而美元资产无疑成为了众多家庭眼中的“香饽饽”。 想象一下,当你的资产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跨越国界,与全球的金融市场紧密相连,那是一种怎样的激动人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巧妙地配置美元资产,让你的财富之舟在国际海洋中乘风破浪。 首先,咱们得明确啥是美元资产? 简单来说,美元资产就是以美元…

    2025年3月17日
    3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邮件:admin@visa4.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