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才计划新增非学位专才申请来港

香港特区政府最新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将”育才招才”列为核心策略,重点优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及”一般就业政策”,首次向具备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年轻非学位专才开放申请通道,旨在缓解紧迫的技术工种人力缺口。当局预计新措施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初期将设名额限制并仅覆盖少数行业,引发社会多方讨论。

根据政府测算,香港未来三年将面临18万人的劳动力短缺,其中技术工人缺口超过6万人,占总缺额的35%。为应对这一挑战,新预算案提出双轨策略:一方面通过”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主动延揽全球顶尖人才,另一方面扩大现有输入人才计划的覆盖范围,允许未持学位但具备认证技能及经验的年轻专才来港填补技术岗位空缺。劳工及福利局透露,具体行业名单正在与业界及工会协商中,首批名额约1万个,仅占技术工人缺口总量的六分之一。

经民联议员卢伟国质疑推进速度过慢,指出深圳等邻近地区已聚集大量高端人才,企业选择落户香港的重要考量正是人力配套能力。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回应称,初期采取”谨慎试探”策略,需平衡市场冲击与用工需求,后续将根据实施效果动态调整。他强调,若本地青年有意加入技术行业,政府将优先保障其就业机会。

香港人才计划新增非学位专才申请来港

民建联议员颜汶羽以小巴司机为例,指出内地驾照与香港执照互认需耗时半年至九个月,影响即战力。何启明承认驾驶习惯等差异导致部分技术难以互认,承诺将探索”前置培训”机制,要求申请者在来港前完成香港标准课程,缩短适应周期。此举既保障服务质量,也减少企业用工风险。

针对”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申请量下滑现象,政府解释称部分申请者仅满足基础门槛,建议符合资格者转申去年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未来将更主动地定向邀请科研、金融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形成”顶尖人才+技术专才”的双层引进结构。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1万个技术专才配额仅为权宜之计,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提升本地职业教育吸引力。政府将同步加大职业培训资源投入,与业界合作制定认证标准,逐步构建”自主培养+外部引进”的可持续人才供应链。

此次政策调整既体现了香港缓解即期人力压力的迫切需求,也透露出对产业转型背景下技术人才结构优化的深层考量。如何在保持市场稳定与提升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特区政府持续推进的关键议题。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作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visa4.cn/news/7645.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 香港高才通最新政策解析

    香港高才通计划自实施以来,迅速成为国际人才竞相追逐的热门通道。据官方统计,截至2025年初该计划已累计接收逾12万份申请,其中超过七成申请者成功获批,约7.6万人才已正式开启在港发展新篇章。 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申请人数的几何级增长,香港入境事务处的审查机制正逐步向精细化方向升级。如何在日趋严苛的审核环境中突围而出?本文深入剖析政策演变脉络,为高端人才提供战…

    2025年2月12日
    400
  • 香港高才计划真实案例分享!

    近年来,香港高才计划持续升温,特别是在最新施政报告发布后,更是掀起了一轮新的申请热潮。政策的变化让不少人看到了新的机遇——新增13所内地高校纳入合资格名单,A类高才的获批年限由2年延长至3年,数据更是令人瞩目: 截至今年3月,高才计划的申请量已接近万份,而获批人数更是达到数万之多!然而,真正落地香港的人却远远少于获批人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人并非因为…

    2025年4月1日
    500
  • 香港优才计划很容易吗?

    在时代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变化的思想观念下,人们逐渐认为移民到海外国家发展进也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移民到海外国家发展也可以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有一部分开始选择移民到海外国家发展,在众多的海外国家中,有很多国家都是可以移民的,在众多的可以移民海外国家中有一部分人选择移民到香港,不仅仅…

    香港 2025年2月18日
    300
  • 香港投资移民计划重启,门槛3000万港币

    阔别8年,在港府“抢企业、抢人才”的背景下,香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移民计划)重启! 投资3000万港币以上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可申请来港。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具体细节将在今年内公布。 投资额度 申请该计划的投资者需在香港进行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投资。 资金使用 此资金必须投放在香港的本地市场中,以确保资金能够为香港带…

    香港 2025年2月18日
    100
  • 听说,因为这事,新加坡和香港差点干起来了~

    在金融界的激烈角逐中,香港与新加坡的竞争堪称“贴身肉搏”,文章标题提到的“新加坡和香港差点干起来了”,这并非字面上的冲突,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以描绘这两座城市在全球各项数据对比中的激烈角逐与难分伯仲。 从金融市场的繁荣到经济结构的多元,从制度与营商环境的比拼到人才吸引力的较量,新加坡与香港总能在不同领域展现出各自的风采与实力,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永不落幕…

    2025年2月17日
    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邮件:admin@visa4.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