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拿香港身份,到底应该几岁前规划比较好?

对优才计划有所关注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近年来香港在优秀人才吸纳上是不断放宽限制。譬如优才年度配额方面,2020年优才配额从原来的每年1000个增加至2000个,2021年更是再次翻倍,增加至4000个,足见港府吸纳人才的决心。此外,早前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参加第20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时,还透露港府有计划「进一步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增加一倍,政策向好。

帮孩子拿香港身份,到底应该几岁前规划比较好?

在中小学阶段,如果孩子持有香港居民身份,那孩子不仅可以在香港接受从幼稚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还可以自由申请入读香港官津、直资、私立和国际学校而不受限制,并且在教育上享有与本地生同等待遇。如果孩子在适龄入学时,已经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那孩子除了可以享受到香港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选择入读内地国际学校。
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孩子如果持有香港居民身份,既可以选择参加内地高考升学,也可以选择参加香港高考(DSE)升学。据香港考评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香港DSE报考人数仅为50,064人,相比起内地上千万考生,这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在升学路径上,孩子如持有香港居民身份参加香港DSE考试,将被视为香港本地学生,可凭DSE成绩直接申请入读香港本地的大学以及海外的300多所高校。要知道,香港本地院校的招生名额中,面向本地学生的招生名额占比近87%,对比非本地学生,入学难度无疑是大幅降低。另外,香港本地院校对于本地生的分数要求也会较非本地生低,学费亦仅是非本地生的四分之一左右。
除此之外,要是参加高考的时候,孩子已经是香港永久性居民,那么孩子还可以选择参加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或参加内地免试招生计划,凭DSE成绩轻松入读内地多所知名高校,包括清北复浙等院校。
申请时间(0.5-1年)+ 转永居(7年)=8年左右。所以,在规划香港身份这件事情上,小伙伴们千万不要想着掐着时间点来规划,最晚也要在孩子四年级之前开始规划。越早规划越“保险”,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中间会不会出现一些“意外”,导致最终没能及时给孩子拿到香港身份。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作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visa4.cn/news/5218.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 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后,可以保留内地户口吗?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因此,许多人对于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条件和权益十分感兴趣。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当一个人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之后,是否可以保留其在内地的户口呢?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香港和内地的户口制度有所不同。在内地,户口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身份证明和居住证明,是用于统计、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依据。而在香港,…

    香港 2025年2月18日
    800
  • 是不是有了香港身份,大陆、香港、海外大学孩子都能选?

    深度体验了内地和香港的学习和生活差异后,这篇笔记想来谈谈这些差异以及如何更快速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希望今天的分享对打算来香港上学的同学有帮助呀! 1、学业压力 一相比起在内地上本科的时候平均每个学期要修七八门课,每周动辄25小时以上的日课时长,在香港读研可以说是轻松很多了!基本上我每个学期两门课,每门课一周六小时,算下来每周上课时长大概在12小时左右。由于课时…

    香港 2025年2月18日
    300
  • 香港高才计划真实案例分享!

    近年来,香港高才计划持续升温,特别是在最新施政报告发布后,更是掀起了一轮新的申请热潮。政策的变化让不少人看到了新的机遇——新增13所内地高校纳入合资格名单,A类高才的获批年限由2年延长至3年,数据更是令人瞩目: 截至今年3月,高才计划的申请量已接近万份,而获批人数更是达到数万之多!然而,真正落地香港的人却远远少于获批人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人并非因为…

    2025年4月1日
    500
  • 重生之离婚后,她在香港的逆袭人生

    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情感励志短剧《重生之离婚后,她在香港的逆袭人生》! 近年来,香港为了招揽内地优秀人才,不断抛出橄榄枝,诚意满满。 说实话,相较于漂洋过海去异国他乡,选择来香港进修,无疑是一条更为便捷且充满机遇的道路。 这里的课程安排灵活多样,对肩负家庭责任的单亲妈妈也展现出极大的包容与友好。 我身边就有不少姐妹,如同候鸟般,在人生的中途鼓足勇气,毅然决然地…

    2025年3月10日
    700
  • 香港的两种“身份证”,到底区别在哪儿?

    “能去香港留学不过就是家里有钱呗”“真羡慕你能从小就有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你有勇气做那么多选择。”从成为一名博主以来,我收到过很多这样的评论和私信。选择回应是因为网络或多或少会放大一些声音,而我的粉丝大多数还在初高中阶段,我很怕这会让他们就建立起“自己不如别人是因为原生家庭”这样“摆烂”的价值观。 和大多数把子女送往国外读书的家庭一样,只是为了让我能见识到更大…

    香港 2025年2月18日
    5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邮件:admin@visa4.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