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买房,看这简单三个步骤
在新加坡,PR买房有三年限购,外国人买房要交10%的额外印花税,无疑放缓了年轻小白领们置房的脚步。虽然不能马上拥有自己心爱的住房,但同时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利用这个时间差,开始练习持家之道。
没能力啃老的,正好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有能力啃老的,也能通过自己理财,进一步取得经济独立。经历独立意味着“主权”独立,父母参与得越少,越能避免以后潜在的婆媳问题,亲家问题等等理不清的家务事。
谁不想自己有能力买房啊?不过要怎么开始做起呢?
简单三步骤,ABC,依样画葫芦就能成。
第一步,定预算;第二步,了解自己;第三步,制定具体储蓄或投资策略和计划。
1、定预算
憧憬一下自己想买什么地点,面积多大,大概多少价位的房子。自己没意向的,可以参考身边朋友买的啥房子,或者HDB或者Propertyguru自己做功课。
置房预算=首付+印花税+中介费+律师费+装修费+家具家电等
预估首付的时候建议无论实际市场行情如何,都给订一个合理的房价增幅。预算多了,能选更好的房子。预算少了那就囧了,要避免这样的尴尬。
2、了解自己
a)了解自己的经济实力。现在每月收入现金和CPFOA各多少,花销多少,结余多少。
如果挣得不算少,但结余少,连三分之一都存不下来,那么就减少非理性非必要开支,开源节流。当然道理都懂,第三步的时候我们来讲讲具体好办法有哪些。
如果结余还很充足,那么恭喜你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房子只是时间问题。提醒一下,置房只是成家持家的第一步,以后还有生娃买车等等开销。买房预算够了,不代表着未来这几年能大手大脚,而建议眼光放更远一些,让时间和复利切实成为你的理财好帮手。
b)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购房的钱是有很明确时间限制的,未来2、3年以内会必然用到的。这种时间长短,就决定了不建议任何高风险的投资策略。那么那种把所有买房的钱投去买股票的方式,只能说要么您是高手会玩儿常玩儿玩儿得好走钢丝的活路,要么就是把所有的收益都放在了运(人)气(品)上。是不是一点高风险的都不能进呢?也不是,讲究的是个比例。
3、制定自己的储蓄或投资策略
根据自己财务能力和预算的缺口,再根据自己的投资风险能力,这样就比较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理财工具做辅助。
缺口小,承受风险低的,建议善用银行提供的高息储蓄账号:例如OCBC的360账号,POSB的MySavings Account。对基金有一些概念的可以投资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也就是类似国内的余额宝,但是不建议这点钱划回国内再弄回来,其中的汇率风险会把那些小利可能全部吃完,得不偿失。
缺口大,承受风险中高的,建议善用基金投资。启动资本无需很大即可建立起一个风险分散的投资组合,有效规避非系统性投资风险,稳稳当当地跑过大盘就好。基金的挑选要谨慎,宏观经济的新闻要多跟进,适当的时候要做组合的平衡和调整。
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我们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