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二月末的预算案里甩出”人才签证费暴涨八倍”的惊雷时,整个移民圈都炸开了锅。
这哪里只是数字调整?分明是港府对内地精英们的一场”灵魂拷问”——你愿意为这张东方之珠的通行证付出多少代价?
钱包首先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以前白捡的申请资格现在要砸600港币”入场券”,更绝的是无论成不成事都不退费,这手”概不退换”的买卖做得比菜市场还硬气。
签证费更上演两级跳:短期签从230直接翻番到600,长期签更是坐火箭蹿到1300!有个朋友刚续完三年签证,算完账差点摔了计算器——单是续签费就飙到1900,全家三口掏五千港币打底,这钱在内地都能游趟欧洲了!
但真正让人脊背发凉的还在后头。
优才计划突然要求”稳定收入”,那些想着挂靠公司”空转”身份的老套路彻底凉凉。
高才通就算开了公司,要是没雇本地人,一年签证到期就得卷铺盖走人。
IANG签证更是玩起”动态调整”,合同剩多久就批多久,那种”续签三年稳如狗”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移民中介的朋友圈深夜刷屏:”港府这是要把假移民连根拔起啊!”
站在铜锣湾的天桥上看人潮汹涌,忽然明白港府这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狠棋。
千亿财政赤字压得喘不过气,6.2亿的新增签证费听着诱人,可背后是港人对公共服务升级的迫切期待。
更深的焦虑藏在人才质量里——多少”港漂”报到完就直接飞回内地,占着医疗资源却从未给香港贡献过一张税单?新政像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身份红利的泡沫。
可即便如此,移民局门口的队伍依然不见少,为什么?因为香港身份依然是”王炸”级别的存在。
朋友老张儿子拿到港籍通过DSE轻松升清华,这可比内地高考卷生卷死体面太多。
再说税收,做外贸的表姐把公司迁到香港后,利得税省下的钱都够买辆特斯拉了。
至于医疗,养和医院的癌症治疗费比深圳便宜七成,这账算得人心尖直颤。
现在申请人们都在玩”时间差游戏”,有条件的连夜递件锁定旧费率,精明的转战高才通计划,胆大的直接注册公司搞自雇。
一个90后创业者,咬着牙租了中环的共享办公位,雇了两个本地毕业生,每月报税单比闹钟还准时。”现在续签要看真金白银的贡献,”他敲着财务报表说,”但熬过三年就能拿永居,这买卖值!”
站在维港岸边看着对岸的霓虹,突然想起移民局公告里的那句话:”我们欢迎真正与香港共成长的人才。”
费用暴涨的表象下,藏着这座城市对未来的孤注一掷,当身份门槛变成精英家庭的”入场券”,或许这正是香港筛选”城市合伙人”的残酷浪漫——你要么真心实意来建设,要么趁早转身离场。
这场人才大考,你敢接招吗?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作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visa4.cn/news/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