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天哪,这真的是新加坡吗?怎么满街都是中国人!”一位刚落地新加坡的游客在朋友圈里惊呼,配图是一张鱼尾狮公园前密密麻麻的游客照,照片里各种方言的交谈声此起彼伏,连路边卖肉骨茶的小贩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这场景,怕是连新加坡本地人都得恍惚——自己到底是在南洋岛国,还是误入了国内的某个热门景点?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可不是嘛!惠誉国际(Fitch)旗下的BMI研究预测,到2025年,新加坡将迎来1940万游客,直接冲破疫情前的纪录!

而中国,依然是新加坡最大的“金主”,占比高达18.7%,稳居榜首,这阵仗,难怪有网友吐槽:“新加坡这是被中国游客‘攻占’了吧?连空气里都飘着火锅味!”

自从中新互免签证政策一落地,中国游客就像潮水般涌向这个只有735.2平方公里的“小红点”。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2024年上半年,入境的中国游客就突破了145万人次,平均每天近7万人!周末的环球影城、滨海湾花园,那场面,简直比春运火车站还热闹。

有网友调侃:“肉骨茶店下午就挂‘客满’,拍照得抢位,连服务员的中文都比英语流利,这哪是出国旅游,分明是跨省一日游!”

为啥中国人对新加坡如此痴迷?说白了,就是“对胃口”!新加坡74%的华人比例,让游客一落地就倍感亲切。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牛车水的骑楼、佛牙寺的香火,甚至一碗海南鸡饭,都仿佛“南洋版”的家乡味道。再加上免签的便利,直飞航班覆盖中国近40个城市,新加坡成了中产家庭出境游的“首选试水地”。

更别提那“一国游多国”的特色——小印度的斑斓色彩、哈芝巷的伊斯兰风情、圣安德烈教堂的哥特尖顶,精准击中中国游客的打卡欲。

然而,这场狂欢背后,却藏着让游客“钱包颤抖”的真相,新加坡的物价,简直是“黑洞”级别的!一瓶矿泉水10元、一听可乐20元、一顿普通餐人均两三百,酒店千元起步,奢侈餐饮更是动辄数千。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有网友自嘲:“来之前是中产,回国秒变‘基层’,”更离谱的是,连丢垃圾都得小心翼翼——一不小心放错位置,分分钟被监控拍下,罚款单直接寄到家!

有网友爆料,自己因为纸箱太大塞不进垃圾桶,放在旁边就被罚了1165元,简直是“破产式旅行”!

新加坡的罚款制度,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地铁喝水罚2000+、蹭WiFi罚5万、喂鸽子罚2000+、带榴莲上公交罚2000+……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这些“天价罚单”让游客直呼:“在新加坡,连呼吸都要钱!”一位穷游者分享血泪经历:“刚落地蹲路边吃面包,因误连饭店WiFi,下午就被遣返,这哪是旅游,简直是‘生存挑战’!”

不过,话说回来,新加坡的“严罚”也并非全无道理,支持者认为,正是这些严苛的罚款维护了城市秩序——街道一尘不染、地铁无人喧哗。

反对者则吐槽:“连垃圾桶位置都要‘考试’,旅游变成‘生存挑战’!”但无论如何,新加坡的“中国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中国游客的“撒钱能力”让新加坡赚得盆满钵满——奢侈品店排长龙、房产咨询激增、旅游收益预计达260亿新元。

然而,蜂拥而至的人潮也让本地居民五味杂陈,景点人满为患,居民抱怨“连周末散步都像春运”;中文标识泛滥,公共服务人员却未必会中文,游客遭遇“预期落差”;文化习惯冲突,大声喧哗、插队等行为引发摩擦。

不过,也有温情时刻——一位新加坡老人笑道:“中国游客爱买榴莲,我家水果摊生意翻了三倍!”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面对1940万游客的预期,新加坡的承载力面临严峻考验,基础设施能否应对激增需求?政策平衡会否放宽罚款制度中的“游客宽容度”?物价调控能否通过补贴或税收优惠降低游客成本?这些问题,都是新加坡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而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否应更理性评估目的地?风景再美,若被罚款和物价“劝退”,岂不扫兴?毕竟,旅游的意义在于享受,而不是“破产式体验”。

不过,话说回来,新加坡的“中国热”也折射出中国游客的消费实力与文化影响力。

在这片“小红点”上,中国人不仅留下了足迹,更留下了“撒钱”的传说,而新加坡,这个多元文化的熔炉,也在努力平衡着经济红利与文化冲击。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那么,2025出游,你会选择新加坡吗?是向往花园城市的精致与多元文化的交融,还是惧怕那传说中的“破产式旅行”?

毕竟,新加坡的物价与罚款制度,早已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人又爱又惧,但或许,答案本就藏在你对旅行的期待与预算之中——是追求极致体验,还是更注重性价比?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不同的秤。

不过,无论你选择与否,新加坡的“中国热”已然掀起,这股热潮不仅席卷了旅游市场,更在悄然间影响着许多人的未来规划。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一场甜蜜与压力并存的邂逅,正成为跨境游,乃至人生选择中的一段传奇。

1940万人将涌入新加坡!吓死了,还以为是在中国!

而当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否也曾心动过,想要移民新加坡,开启全新的篇章?

看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机遇,无论是自雇EP开启事业新篇,享受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与优厚的待遇;还是投资移民,享受全球资产配置带来的财富增值与风险分散,新加坡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人才的目光。

新加坡,这座花园城市,既有着让人向往的精致与繁华,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与压力。

但正是这些,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让无数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而你,是否也准备好,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了呢?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作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visa4.cn/news/7364.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15:24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15:26

相关推荐

  • 拿到新加坡PR后是否需通知雇主取消工作准证?

    不少人到新加坡工作后,都会想申请成为新加坡永居居民。不久前,小编就收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拿到PR后,要通知老板取消我的工作准证吗? 看了这名网友的问题后,评论区的热心人士纷纷解答: 一定要,因为老板要帮你缴公积金了 要的,身份不同了 当然要,而且合同可能也要要重签 新加坡的工作准证,大致可分为WP,SP和EP三类。人力部官网查到的信息是,发现不管是何种准证,雇…

    2025年4月7日
    000
  • 新加坡自雇EP转PR隐藏的“坑”你踩过几个?

    大家好,我又来了!作为一个在新加坡混迹多年的“移民老兵”,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让不少人头疼的话题——自雇EP转PR的那些“坑”。 上次算了一笔自雇EP的真实成本,一年26万新币起步,吓得不少朋友直呼“肉疼”,但还有人留言说:“贵是贵了点,但新加坡PR身份太香了,还是想试试!”行,那今天就来点硬货,聊聊自雇EP转PR背后的“潜规则”和隐藏障碍,提前踩踩坑,免得…

    2025年3月18日
    100
  • 2025新加坡延续公司税减免政策:提供50%公司税回扣,减轻企业压力

    在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新加坡政府持续通过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激发经济活力。 2024年推出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50%减免政策,已为居民和企业注入了超13亿新币的流动性支持。 而2025年,这一纾困策略进一步延续,新加坡政府宣布将继续为企业提供50%公司税回扣,并加码配套措施,旨在平衡短期成本压力与长期竞争力培育。从减税到人才激励再到创新投…

    2025年2月21日
    100
  • 新加坡移民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

    在时代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变化的思想观念下有一部分人开始选择移民新加坡发展,众所周知,移民到新加坡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移民到新加坡是很多人的选择,那么移民新加坡有哪些条件具有哪些优势呢? 一、父母和子女移民新加坡的共同条件 1、担保人也就是生活在新加坡的人需要满足的条件。首先,申请人的年龄需要到18周岁…

    新加坡 2025年2月18日
    100
  • 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申报指南

    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怎么交税? 在新加坡超过183天的算新加坡税务居民,在新加坡交个税,中国不用交税。国内收入部分不纳入新加坡收入范围。自己可以去看iras网站,什么部分需要交税,哪些是可以扣税的项目写的很清楚。 小编现在就手把手教你,如何在新加坡交税~!如有需要的小伙伴们赶紧收藏起来吧! 一般来说,在新加坡工作的小伙伴,每年3月都会收到新加坡国内税务局(I…

    2025年3月4日
    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邮件:admin@visa4.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